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企业资讯 > 正文

教育部:首次明确公办幼儿园公用经费标准,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

2023-08-31 11:45:40 互联网


(资料图片)

8月30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有关情况。此次发布会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该计划的目标和措施。他表示,到2027年,教育部希望能够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以及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具体来说,学前教育阶段的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将扩增一批新的优质学校,大幅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高中教育阶段将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提升;特殊教育方面,将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特教学校的全覆盖,并保持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在97%以上。

针对学前教育保障机制不健全、优质普惠性资源不足的问题,《扩优提质行动》提出了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首先,教育部首次明确了公办园公用经费标准,明确提出“各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原则上应于2024年达到每人每年600元”。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改善公办园经费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程度。其次,为了优化普惠性资源结构,教育部将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还将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最后,为了遏制过高收费现象,教育部将加强民办园收费监管,同时强化对营利性民办园的收费调控。

该计划的发布受到了广泛好评和支持。有专家表示,这一举措体现了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通过明确公办园公用经费标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同时,稳步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积极扶持民办园,有助于解决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此外,加强对民办园收费的监管和调控,有助于遏制学前教育过高收费现象,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这一计划提出了一些疑虑和质疑。他们认为,虽然明确了公办园公用经费标准,但仍存在公办园经费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来解决。另外,尽管扩充了学前教育的优质学位供给,但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园的速度和规模是否能够满足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措施,并首次明确公办园公用经费标准,为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府的不断努力和各界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学前教育将朝着更加优质和普惠的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