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暴跌,首先要搞清楚为谁生
(资料图)
生育率暴跌,首先要搞清楚为谁生
有时候想,一个民族总是有一个最大的基数在支撑着,总是有人在付出更多,牺牲更多才能进去,说难听的,就是总是有一个大多数的群体或者阶级在提供动力,本身却作为一个电池而存在,默默无名,没有这个群体,这个民族和国家总是会萎缩的,可能会衰败的,历史上的王朝颠覆,往往也是这个群体失去了活路,要不死亡,要不造反。
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鼓励生育,也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宗教和组织都是鼓励生育的,如果人口没有增长,宗教和国家都是很难扩张的,比如伊斯兰,天主教,都是非常极致鼓励生育,不允许LGBT, 不允许堕胎,清教徒或者新教更多的是结合资本主义的需要,个人浅见,清教徒强制生育的力度稍低,更多的倾向于资本的繁育,这点来看,美式资本主义反人类。
个人对儒家浅薄的理解,起码在鼓励生育,发展人口上是可以和西方的政治宗教制度抗争的,文化底层的逻辑上,祖先崇拜的生育意愿和承受生育代价的耐力可以说更胜一筹。
不过,为什么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国人生育的表象和核心都好像极其虚弱,从可以看到的数据,和微观层面的个人反馈,都非常不积极。
回到刚才开头所说的,一个民族发展扩张总是有某一个群体在付出代价的,东亚文化中,个人理解到的是东亚男人对于亲子投入的程度最多最重,中国男人,包括日韩,父亲对于孩子的经济投入非常之大,虽然我们在影视剧中,大部分的时候看到的是欧美父亲的光辉形象,拯救家庭,保护妻女,然而现实生活中是否是大多数,还是极大多数?这个可以见仁见智,以我所了解的是,越是在大荧幕上吹捧的,现实中反而最是缺乏的,大荧幕上的俊男美女,现实中又有几个?
所以东亚男人的那种默默无闻,那种一如既往,在大荧幕上是无法去表现的,太平淡,不性感,比如速度与激情中,那么男性荷尔蒙爆照的性别张力,才是女性喜欢的?或者男性大部分向往的,现实中毕竟难以实现和复制,或者说也只是少部分人的部分人生。如果女性的胃口变大了,不满足身边那么普通的男性,可能生育欲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以前,女性嫁人,生育是天然毋庸置疑的任务,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必须要生,生不出来,相当于社会性死亡,儿子生的多,相当于社会性高人一等,其他的功能,只是锦上添花,再穷苦的女性,再富贵的公主,生育上的责任都无法避开。
生育,无论怎么说,都是女性付出的更多,男性付出的经济代价,这个无法固定,无法法定,甚至逃避的办法很多,不过,总体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发挥了极大的强制作用,从小到大,灌输给男性的思想,就是养家,养家,养家,如果不能养家,对于男性的社会性生命也是极大的危害,更何况农业社会,如果不生孩子,吃绝户是毫不留情的,谁也不想落到这个田地。